关闭→
当前位置:法律知识站>法律科普>刑事辩护>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涉嫌放火案可以取保候审吗

犯罪嫌疑人涉嫌放火案可以取保候审吗

法律知识站 人气:1.98W

一、犯罪嫌疑人涉嫌放火案可以取保候审

犯罪嫌疑人涉嫌放火案可以取保候审吗

犯罪嫌疑人涉嫌放火案可以取保,但具体的案子,还要看实际情况。事实上,具体的罪名与能否取保候审并无必然的联系,主要看是否满足法定取保候审条件的条件。

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放火罪与失火罪的区别有哪些

放火罪和失火罪都侵害了公共安全,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失火罪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而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二者的具体区别如下:

(一)犯罪客观方面的区别

失火罪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放火罪并不以发生上述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只要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即能成立。

(二)犯罪停止形态方面的区别

失火罪是过失犯罪,以发生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但是放火罪存在。

(三)犯罪主体方面的区别

放火罪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即可构成;失火罪年满16周岁的人才负刑事责任。

(四)犯罪主观方面的区别

放火罪由故意构成,失火罪则出于过失。这是两种犯罪性质的根本区别所在。

三、放火罪的认定

(一)、区分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的界限

一般放火行为,是指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在客观上都可能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因此,它们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而在于前者危害公共安全,后者不危害公共安全。从理论上说,界限不难区分。但在司法实践中,在处理具体放火案件时,对于某种放火行为是一般放火行为,还是构成放火罪,有时发生意见分歧。

(二)、区分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的界限

放火犯通常以烧毁目的物为犯罪目的。但是,判断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不应以犯罪目的是否达到为标准,而应以行为是否符合《刑法》规定的放火罪的全部构成要件为标准。《刑法》对于放火罪的规定有两个条文,即《刑法》114条和第115条。这两条的关系是,《刑法》114条是规定放火罪的构成要件的基《刑法》114条款,第115条是与114条相联系的结果加重条款。根据刑法理论,结果加重的条款是不发生犯罪未遂问题的,只有该条文规定的严重结果发生了,才能适用该条文。所以,认定放火罪的既遂、未遂,应以《刑法》114条规定的放火罪的构成要件为标准。根据《刑法》114条,只要实施了放火行为,点着了目的物,引起目的物燃烧,使目的物有被焚毁的危险,即使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目的物被焚毁,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放火罪的既遂。例如正要点火,就被人抓获,或者刚点着引火物,就被大雨浇灭等,应被认为是放火罪的未遂。

四、放火罪量刑标准

根据《刑法》114条和第115条的规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放火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损害后果;二是放火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实际损害后果,但并不严重。在这两种情况下,只能根据《刑法》114条的法定刑处罚。只有当放火行为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时,才能根据《刑法》第115条的法定刑处罚。

所以说,犯罪嫌疑人涉嫌放火罪是能够进行取保候审的,但是具体的案子,还要区分实际的情况,主要就是犯罪嫌疑人看是否符合法律所规定的取保候审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