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法律知识站>合同范本>劳动合同>工资协商合同>不签劳动合同告双倍工资包赢吗

不签劳动合同告双倍工资包赢吗

法律知识站 人气:2.7W
不签劳动合同告双倍工资包赢吗

新员工入职到新的单位时候,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了才保障自己的劳动关系的合法性,要是自己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自己的权益就可能会受到公司的侵犯。《劳动合同法》中规定,当事人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劳动合同允许补签吗,补签劳动合同可以要求双倍工资吗

一、劳动合同允许补签吗

可以补签,你也有权要求支付双倍工资。

二、补签劳动合同可以要求双倍工资吗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第二款规定“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从用工之日起一年 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可以要求单位支付双倍的工资。

三、补签劳动合同注意事项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从用日之起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这一条同样适用于劳动合同的续定。也就是劳动合同的续定也应自到期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员工续订书面劳动合同。没签定劳动合同的后果,《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有明确的规定。
后果主要有两个,一是公司需要多支付员工一倍的工资。二是劳动合同转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也就是说要在原来发放了工资的基础上再发放相同数量的工资。比如某人入职9个月没签劳动合同,这9个月他的工资总额为18000元(每个月2000元),如果这9个月企业没有给他签劳动合同,则公司从第2个月到第九个月要多支付给其16000元(8个月工资)。《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中最后一款,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条【用工满一年的书面劳动合同的补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企业没有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企业与员工补签劳动合同风险很大。如果公司有数十上百甚至上千人,很容易成为群体劳资事故,要特别谨慎。补签劳动合同之前最好咨询劳动相关律师或资深的HR人员,提前预测风险,事先做好预案,防患于未然。补签劳动合同不应由人力资源部门单独来负责,而应由企业最高层亲自出面,召集各部门最高负责人,明确各级主管在补签劳动合同中的责任,一层一层的补签,从上到下,下级看到上级签了,多半没有什么太大的意见。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签,从有把握的部门到没把握的部门,由业务部门各级主管及人力资源部门联合组织员工进行签定,减少风险。对于极少数不签的人员,不采取强制措施,事后谈话的形式单独处理。合同形式最好采用劳动局推荐板本,员工信任度高一点,避免员工对条款质疑而影响合同的签定。签订合同时,要慎言慎行,控制情绪,耐心面对员工的质疑。
最后,各部门在签合同前,事先推测会有什么阻力,哪些员工可能会反对,先将问题事先设想好并解决掉,再大面积的开始签订。签定的时机也很重要,一般在员工离职意愿不太强烈的时期,比如发年终奖前、调薪前等。人员多的公司可以请顾问律师在场协助,增进员工的信任度。总之,要把补签劳动合同当成一件重要的专案,从上到下明确责任,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将风险降到最低。以上做足了,如果还发生重大劳资纠纷,老板就只能为自己违法经营买单,买教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