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法律知识站>其他法律>诉讼仲裁>诉讼管辖>民事诉讼驳回诉讼请求的适用范围

民事诉讼驳回诉讼请求的适用范围

法律知识站 人气:3.31W

民事诉讼驳回诉讼请求的适用范围

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驳回诉讼请求的案例时有发生。而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法院认为原告当事人的请求没有确凿的事实依据或者没有有效地法律依据。因此而作出的对其请求不予支持的判决。那么,驳回诉讼请求究竟是如何定义?民事诉讼驳回诉讼请求适用范围体现在哪些方面?接下来是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驳回诉讼请求的适用范围

1、原告(以下包括反诉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必须有明确的诉讼请求,该诉讼请求应有具体的事实、理由支持,即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但立案庭在受案时,并不可能对原告陈述的“事实”作实质性的审查,该“事实”实际上尚处于一种待定的虚拟状态,与通过开庭审理后查清的据以作出裁判的事实是不等同的两个概念。

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民事诉讼基本原则,原告有责任对自己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否则应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同时,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因此,在审理过程中,原告不能提供证据,人民法院依职权也调取不到证据支持原告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时,则应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以保护被告的合法权益;法律依据就是《民诉法》第六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五条之规定,同时应引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第二条的规定。

2、原告超过诉讼时效提起诉讼

诉讼时效是人民法院保护当事人权益的瓶颈限制,当事人只有在法定时效(含中止、中断的情形)内的权益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这在《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至一百四十一条均有详细的规定。但即使超过了诉讼时效,当事人也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此时只是当事人胜诉权的一种待定状态,并未丧失程序上的诉权;法院受案后通过开庭审理,如果没有法定中止、中断时效的情形,则当事人的权益将依法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被告愿意履行的除外),应予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法律依据可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至一百四十一条中较为适合案情情形的一条,同时应引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民诉意见)第一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在有特别规定时,应同时予以适用;

3、当事人错误主张法律关系

错误主张法律关系是指原告在起诉时提出的诉讼请求与案件事实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由于当事人不可能都具备较深的法学理论水平,往往对案件事实的法律关系性质难以确定,通常是以常理认为而向法院提起诉讼,因而不可避免提出错误的法律关系主张;这种错误的法律关系主张将因案件本身事实证据与诉讼请求不具关联性,而导致原告必然败诉,其诉讼请求必然被驳回。

《证据规定》第三十五条规定了在这种情形下,法官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即充分行使法官的释明义务,如果这项义务法官没有履行,则属审判程序违法,当事人一旦上诉,则会发回重审。

那么,只有在法官行使了释明义务,告知原告应变更其诉讼请求以及不变更的法律后果后,原告仍然坚持其原来的诉讼主张时,通过开庭审理,因其诉讼主张没有相应的法律事实支持,与本文第一种情形是类似的,则应判决驳回诉讼请求;法律依据与本文第一种情形相同,但另应引用《证据规定》第三十五条。

4、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法律依据

只有有法律依据的诉讼主张,人民法院才能予以保护,没有法律上的支持,法院则必然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二、驳回诉讼请求的含义

驳回诉讼请求指的是在人民法院受案后,通过开庭审理,依据查清的法律事实,对当事人实体权利的一种否定评价。是一种常见的判决形式。

从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人民法院对民事诉讼驳回诉讼请求的鉴定是有法可依的。因此,原告当事人在提出诉讼请求前应该做好各方面充分的准备,包括与案件有关的各种资料以及证据。避免在司法判决中因为各种原因受到人民法院的否定和质疑,导致诉讼请求不能顺利的进行,权益得不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