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法律知识站>法律经济>债权债务>债务债权>撤销权人是不是合同签订人和行使权力条件

撤销权人是不是合同签订人和行使权力条件

法律知识站 人气:1.18W

撤销权人是不是合同签订人和行使权力条件

对于大家想了解的合同的撤销权其实就是说的可以有权撤销合同的权利,至于撤销使用权人如果因为合同中内容欠缺了具有生效的要件,而享有以自己单方面的意思撤销就是撤销已成立的合同权利。那么我们对于这个行使撤销权人是不是合同签订,行使权力的条件是如何规定。

撤销权人是不是合同签订人

在可撤销合同中,应该由合同的当事人一方主张撤销权。《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因此,撤销权人必须是合同当事人之一,民法典规定可撤销合同的几种情况,只有满足要求的合同才是可撤销合同。例如: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就是可撤销合同之一,但当事人申请变更的,法院只能变更而不能撤销。撤销权人应该是申请撤销的合同当事人,指对合同有重大误解而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合同当事人。

撤销权人行使权力条件

(一)债权人对债务人享有合法有效的债权  这是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前提和基础。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时,债权人的债权已经有效成立,且不具有无效或可撤销的因素。另一方面,债权必须在债务人的处分行为发生之前就已经有效存在。  (二)债务人实施了一定处分财产的行为  债务人处分财产行为是撤销权产生的主要条件,没有此条件也就没有行使撤销权的必要。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规定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具体包括以下三类:  1、放弃到期债权。就是说,债权到期后明确表示免除债务人的债务;  2、无偿转让财产,如将财产赠与他人;  3、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如将价值30 万的汽车故意以8万价格卖掉。  (三)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1、如果债务人的行为并没有成立和生效,或者属于法律上当然无效的行为,或该行为已经被宣告无效等都不必由债权人行使撤销权。  2、财产已经或将要发生转移,债权人才能行使撤销权。  (四)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  这是债权人撤销权构成的一个重要判定标准。判断债务人的行为是否有害于债权,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债务人的行为是否导致其财产减少。如果债务人的行为并未减少其财产,例如有充分对价的买卖、互易、租赁、借贷,则不构成有害于债权的行为。  (2)债务人财产的减少是否导致债务人无资力。如果债务人之行为虽然导致其财产减少,但并未达到债务人没有清偿资力的程度,即无资力状态时,则不能说该行为有害于债权。  (3)债务人行为与无资力之间具有相当的因果关系,否则其无资力系由其他原因引起,则不发生撤销权。  所谓因果关系,即债务人的行为足以导致其无清偿资力即可。根据上述条件进行判断,如果债务人实施处分财产行为后,已经不具备足够资产清偿债权人债权的能力,致使债权人的债权难以实现或者完全不能实现,该行为是有害于债权的行为,如果债务人仍有一定资产清偿债务,不能认为债务人行为有害于债权。  (五)债务人与第三人主观上有恶意  这一要件依债务所为的行为是有偿或无偿而有所不同。若为有偿行为,则须债务人、受益人均为恶意时,债权人才得行使撤销权。而对于无偿行为,则不以债务人和第三人的恶意为要件。  1、债务人的恶意,指债务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处分财产的行为将导致其无资产清偿债务,从而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而仍然实施该行为。债务人有无恶意,一般应实行推定原则,即只要债务人实施行为而使其无资力,就推定为有恶意。  2、第三人的恶意。对于第三人的恶意学术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1)受让人只需知道债务人是以明显的不合理的低价转让,便构成恶意.  (2)受让人不仅要知道债务人以明显的不合理价价转让,而且要知道此种行为给债权人造成损害,才构成恶意。

作为一个债务人使用非常不合理的的低价转让这个财产财务,造成了债权人的严重损害,而且受让人还是知道该情形的话,那么债权人就有权利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这个行为。因此,我们对于撤销权人是不是合同签订人,综上所诉回复是肯定的了,但是也不是每个签订人或者随时都是能够行使这个权力的,必须要在以上规定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的,希望您对本站的回复还满意。

TAG标签:#行使权力 #签订 #合同 #撤销权 #